作为冶金专家,干勇历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等职,目前,干勇身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并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
在干勇看来,近日宝钢迁移产能的消息是目前钢铁产业与上海城市发展的“双料布局”下的结果:上海城市功能的定位需要有更好的环境,而宝钢也要顺应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减轻上海的能耗和环保压力、土地变现后支持更具战略意义的项目建设、对自身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干勇认为,宝钢的这一举动无疑是一举三得。
实现资金、环保、调结构三丰收
《21世纪》:在您看来,宝钢选择产能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干勇:宝钢产能迁移的一个原因是与所在地区的功能调整和城市生态保护有关。
虽然当初钢厂的选址都离城市有距离,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很多钢厂都是建在城市里了,比如说鞍钢、首钢。因为北京奥运会环境要求,首钢首先进行了搬迁,在城市中的钢厂总归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宝钢也是同样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宝钢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定位下,其钢铁生产的布局还是会减少的。
目前认为要搬迁的区域主要是在上海的吴淞地区,这一带离上海城区更近,而且这块土地具备一定的价值,腾挪出来后,会给宝钢在其他地方的建设带来资金的储备,比如说在湛江实施的建设费用。
还有一点,对于宝钢来讲,把300万吨拿出来,也是因为其结构不合理,有部分处于亏损状态。目前来看,这300万吨会包括原来上钢一厂、上钢三厂和上钢五厂的产能。这其中有普钢,但主要是特殊钢和不锈钢。实际上,搬出去的300万吨大部分是不赚钱的。
宝钢借助产业迁移,把不赚钱的项目往外移之后,把土地升值变现,既可以对他落后的亏损产能进行调整,又获得一笔资金,在湛江实施湛江的建设费用,一举多得。
同时,对上海市的环境和土地贡献率也会更大,上海的环保、产业结构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升。
《21世纪》:宝钢湛江钢铁项目获批,有人对产能过剩时批大项目提出质疑,您怎么看?
干勇:实际上,湛江项目之所以能够获批,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广东省淘汰了上千万吨的落后钢厂和小钢厂,腾出空间,才能上新钢厂。广钢整个停了,产能小的、污染大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生产流程不先进的生产线都停止,然后把产能集中在湛江,上一个临海的钢厂。
这个项目,就是在落后产能淘汰的前提下,集中被一个物流系统非常先进、成本很低、流程管理科学、环境保护非常好、能源二次利用非常充分的现代化钢厂所替代。
我们从形成新的布局来看这件事情,新的布局不仅仅是地区布局,还有结构布局、产品布局和市场布局。现在广东省每年从外面进钢材,每年用6000万吨,自己生产2000万吨,这就要全国对广东进行供给,现在这个用钢的密集地自己可以用自身的钢产能来满足一部分自己的市场了。
产能过剩的确是目前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所以新上钢厂大家都不理解,产能过剩了一亿吨、两亿吨了,还要上新钢厂?实际上,不批又不行,这是钢铁产业布局调整的需求决定的。调整的过程中,要把旧的调整掉,然后补充新的格局,最终形成比较合理的产业布局。
目前来看,可能因为湛江项目上马的时机正是中国钢材全行业过剩、亏损的状态,所以看似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上来看还是好的。
宝钢要继续做大做强
《21世纪》:目前钢铁产业的布局调整会有怎样的趋势?宝钢的两个动作是否符合中国行业产业对整个布局调整的要求?
干勇:实际上,宝钢的产业迁移跟湛江项目的布局,正是跟目前钢铁产业地区布局的调整有密切的关系。按照最新的规划,到2015年,在沿海地区要有40%的产能。如果按照7亿吨的产能来计算的话,至少要有3亿吨会在沿海。
沿海的布局中,更多会强调临海布局。临海跟靠海不一样,临海的钢铁企业不需要二次的短途运输,通过海运就直接可以把原材料通过皮带运输机直接送到料场,这在物流上非常有优势。而且靠海的话,面向国际市场的输出也是非常容易。
现在钢铁产业布局已经有很明显的临海布局趋势,防城港最终会做成千万吨级的,鲅鱼圈的曹妃甸的规划也是两千万吨,加上现在的宝钢、秦皇岛的钢铁企业,加起来也要有两亿多吨。
还有,山东也会进行钢铁结构调整和布局上的优化,这个国家已经批了,这些产能也是要靠海边走,靠近济南、青岛的,要么停,要么搬。
《21世纪》:在您看来,在这样的整个钢铁行业的布局中,宝钢未来发展的趋势将会是怎样的?
干勇:从长远看,我们希望宝钢产能和能力能够很大。因为它是有着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撑的企业,所以它可以到五千万吨、六千万吨,甚至八千万吨都不算大,但是全国的产能不能再增加,而是要对优势集团进行培植和扶植。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湛江项目允许上马的一个原因。
从宝钢本身来讲,产能是有所增加的,这是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这样大集团的产能,其他落后的产能要压低,最终使总的产能不增加。
宝钢作为中国钢铁行业领头羊,在国际上也已有了品牌,我们希望能够成为跨国大企业,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21世纪》:目前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中,将会遇到哪些挑战?
干勇:现在存在一种情况,是堵着沿海的现代化钢厂不让动,不让优化,而在内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没有经过审批、批准的项目偷偷上。很多项目上了之后就亏损,这其中的一个原因也是地方政府没有看清楚整个钢铁产业布局的趋势,从自己地区的角度出发,认为适合的就要上。
这些项目的布局和结构落后,产品档次低,反而把先进的能够调整布局、优化布局的项目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