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8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
    ChongQing ChaoYu WuZi Co., Ltd.
新闻资讯
 
新 闻 资 讯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6-12阅读:913次


  据本钢官方网站消息,一个企业,要在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关键是要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
 
  2010年6月8日,当合并重组翻开了新本钢发展的崭新一页,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参与全球钢铁行业竞争,打造世界强企的现实,客观地摆在了新集团的面前。面对“后危机时代”这样一场新的“大考”,本钢集团以“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企业发展的工作主线,前瞻性地把握住了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钢铁企业发展的脉搏。
 
  两年来,新本钢在“转方式”上的大胆实践,使本钢集团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考验里,逆势而上,成功“转身”,转出了发展的新空间、新动力和新实力,转出了质量、速度和效益。
 
  从规模效益型向品种质量效益型转变:
 
  实现“内涵式”发展
 
  面对钢铁工业的微利局面,钢铁企业依靠产能规模的效益增长,早已风光不再。如何实现合并重组后的做精、做强,企业面临着更深层次的转变。
 
  本钢集团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
 
  必须加快从规模效益型向品种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企业的“内涵式发展”,在合并重组的企业内部进行更专业化的分工和合作,推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升合并重组新集团的发展质量。
 
  从合并重组之初,新本钢准确定位了两个企业的产品品种生产方向,细分主打市场。本钢集团紧贴市场,培育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盈利水平高的拳头产品,提高优势品种创效能力,扩大盈利空间;同时,本钢还注重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减少非计划产品,确保以质创效。
 
  两年来,本钢集团坚持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原则,不断提高产品品种质量,把培育市场变为培育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钢牌汽车板用户已达40多家,还实现了批量出口;高级别管线钢X70、X80等系列产品应用于印度管线和西气东输二线等十几条重点管线工程;家电板实现了海尔、格力、三星、奥克斯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全覆盖;汽车车轮用钢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两年来,本钢集团加大对北营公司的技术研发、生产的投入,使北营公司的主导产品长材,实现了从普通建材向高端的跨越,品种由两个增加到80余个,产能由50万吨提升到350万吨。拳头产品帘线钢得到国际供应商贝卡尔特公司的认证;高强抗震钢筋,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磁悬浮列车”、深圳地铁、大连机场等大型项目的建设中……
 
  多品种抢占市场,高质量赢得效益,本钢集团主打品种质量牌,打出钢铁微利和亏损大格局中,逆势而升的效益增长,实现了“内涵式”的大发展。
 
  从一钢独大向多元协同发展转变:
 
  实现“外延式”发展
 
  在发展方式问题上,不变则罔,不进则退。
 
  当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由钢铁主业的竞争扩大到全产业链的竞争,抢占发展主动权的竞争已渐次展开。
 
  本钢集团的决策层将发展战略如是准确定位:
 
  “一业为主,多元协同”:以钢铁为核心主业,链接全球钢铁网络,通过钢铁产业链的延伸和规模扩张构建综合竞争优势,围绕钢铁供应链、技术链、资源利用链拓展业务领域,建立以钢铁产业为基础的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
 
  于是,一个“1+5”板块迅速启动,在做精、做强钢铁主业的同时,本钢开展全力推进钢铁、贸易、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工程技术、事业发展的进程,拓展发展空间,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多元产业发展集群,实现“外延式”大发展。
 
  两年来,本钢集团建立一个统一的销售平台,形成钢铁主导产品与非钢产品共同打市场的贸易发展板块,钢铁主导产品销售一直实现产销率、回款率、客户满意率“三个100%”目标。借助两钢合并重组后的本钢品牌优势、资金优势、经营优势和渠道优势,从2011年4月起,正式启动非本钢产品贸易工作,全面做强本钢贸易板块,截止到2011年底共计签单171笔,实现贸易额27多亿;同时,期货贸易也正式启动,全年盈利近400万元,2011年实现非钢收入同比增长97.41%.
 
  两年来,金融投资板块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容大公司在投资、典当、担保、委托贷款、物流贸易等领域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房地产开发板块、工程技术板块开始启动、事业发展板块都围绕各自专项业务,积极拓展市场,逐步发挥板块联动效应,推进生产协力、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保护等生产服务各业务单元发展,形成开拓外部市场的自我发展能力,有效增强新本钢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重塑钢铁多元发展的版图,本钢集团正以不断的创新实践,彰显出新集团战略布局的智慧与魅力。
 
  从钢铁制造商向钢铁服务商转变:
 
  实现“共赢式”发展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简单层面上的竞争,而是要寻求互利共赢。
 
  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里,企业间市场的争夺,更体现在谁的利益共同体更坚固,谁的合作链更长,谁就会赢得主动。
 
  本钢集团适时“转身”,从钢铁“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与下游用户共建服务与合作发展模式,将生产、研发、销售和服务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共同营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氛围,努力为用户着想,减少中间环节,扩大直供直销比例,降低物流成本,以优质服务和诚信赢取口碑和信任。
 
  两年来,本钢不断提升服务的软实力,向用户提供全程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高品质系列服务,不断优化生产、技术、服务流程,做精、做细服务链;针对市场的低迷,本钢主动走访用户,做好售前服务,为用户做好工艺技术“交底”,每年定期向全国各销售网络和重点用户派驻“技术服务大使”,深入了解市场,掌握用户和市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着力解决用户在用前、用中、用后过程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反馈用户意见,开通信息“绿色通道”,实施纠正措施,及时改进提高。
 
  两年来,本钢集团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用户,加大终端用户渠道的管理,根据用户和生产企业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技术、工艺、标准和生产排程,并为用户建立个性档案,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做”式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真诚的服务,使本钢与用户联系更紧密,在钢市一直徘徊“春寒”中,一些钢铁销售商纷纷休市观望时,本钢的重点用户和直供用户没有一个“缺席”,本钢产品出口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钢企第一的基础上,今年1~5月份签约额达到15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4%。
 
  本钢集团以“转方式”为抓手,转出合并重组新的发展空间,转出了新的竞争实力。但竞争未有穷期,“转方式、调结构”仍是本钢今后发展中,很长一个时期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