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亮出反倾销利剑,欧日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中招。
昨日(5月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存在倾销,自2012年5月9日起,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相关产品时,应依据本初裁决定所确定各公司的倾销幅度向我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中国与欧盟等西方国家围绕钢管的贸易纷争已经两年有余,此前欧盟曾针对中国钢管产品进行多次反倾销调查,并作出肯定性裁决,中国商务部此举也是为帮助中国企业守住国内市场份额,促进产业升级,避免企业在销售端“两头受挤”。
证据充分的初裁
2011年7月15日,江苏武进不锈钢管厂和常熟华新特殊钢有限公司代表国内相关产业,正式提交了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商务部于同年9月8日正式立案。
商务部初裁结果显示,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每吨价格为12.51万元,2009年为10.73万元,2010年为8.67万元,2008年至2010年年均下降16.74%。
主要申诉企业江苏武进不锈钢管厂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国内企业无法生产出同类产品时,欧盟和日本的钢管价格飚高,而当国内可以生产同类产品时,欧盟和日本的钢管便大幅降价。“我们当时下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该类产品,但是欧盟和日本产品的降价幅度让我们很难接受,企业如果按照这个价格销售会亏本。”
欧盟和日本企业的倾销行为导致国内相关产业业绩下滑。据商务部数据,2008年至2010年国内产业同类产品开工率保持在30%以下的较低水平,期末库存呈逐年上升趋势,产品国内销售价格年均下降31.05%,销售收入年均下降15.5%,税前利润年均下降67.47%。商务部称,由于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经营状况明显恶化,相关产能扩大投资项目因此而受阻搁置。
钢管贸易的反戈一击
商务部此次初裁结果也可看作是我国在钢管贸易纠纷的反戈一击。自2009年以来,中国无缝钢管企业就开始频频遭遇来自欧盟、印度、美国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大棒,欧盟是主要始作俑者之一。
虽然中方多次申诉,但按照欧盟2009年10月6日的裁决结果,最终对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征收了17.7%至39.2%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长达5年。随后,无缝钢管另一大出口市场美国又作出初裁决定,拟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征收11.06%至12.97%的反补贴关税和32.39%至98.37%的反倾销关税。
去年年底,欧委会又发布公告称,对中国输欧不锈钢无缝钢管征收48.3%~71.9%的最终反倾销税。
天津梅加钢管贸易公司老总薛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一税率对中国企业来说偏高,中国输欧钢管数量也将大大缩水,而且钢管型号较多,国外对中国产品需求量也很大,欧盟自金融危机来的一连串行为会招致更多国家跟风。
就在昨天,加拿大边境服务署还决定对原产或出口自中国的钢管桩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武进不锈钢管厂销售部人士解释说,欧盟对华进行反倾销措施主要是因为中国和欧盟的原材料价格不同,算上人工等生产成本后,中国钢管价格具备优势,而欧盟对华高性能不锈钢管的倾销则是恶意占领市场的行为。
与其他出口产品不同,钢管是中国出口大头,涉案金额多达数十亿美元,中国商务部多次表示,中国钢管产品对欧出口在某一时期呈现一定的增长态势,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不能归咎于中国产品的倾销。
薛金认为,在欧美国家频频提及“再工业化”的口号时,钢管产品难免还会继续遭到外国的各种贸易刁难,“中国制造”不仅需要时刻做好积极应诉的准备,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国内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