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8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
    ChongQing ChaoYu WuZi Co., Ltd.
新闻资讯
 
新 闻 资 讯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11-15阅读:1600次
长江三角洲地区,汇集了中国近代以来的众多工商业奇迹,也产生了大批商界精英奇才。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这里更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前沿阵地。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便是绽放在“江尾海头”的一朵璀璨奇葩。

  被誉为当今特钢行业标杆企业的兴澄特钢现有员工8500名,具备年生产能力铁水500万吨,冶炼特种钢700万吨,轧材650万吨。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85亿元,上缴税金8亿元。兴澄特钢系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会长单位,国内最大的特钢生产和出口基地。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钢材市场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下,今年1-10月份,兴澄特钢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均优于同行,再领中国特钢行业之先。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兴澄特钢以销售为龙头,开拓市场成绩斐然,通过横向学同行,纵向稳客户,稳定“军心”,保价格,守市场,对销售模式和策略进行了调整和创新,努力把下游客户延伸为自身产业链,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材料解决方案,加快了向“材料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型企业”的转变,从而获得了引以为豪的经营业绩。

  诚信经营结出合作共赢之果

  兴澄特钢前身系江阴钢厂。1988年,在国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作为粗放型、低水平、高能耗的小型钢铁企业,江阴钢厂面临着“生死抉择”的阵痛。1993年,时任江阴钢厂几位主要领导,有幸与香港中信泰富公司董事长荣智健先生因会相聚而结缘。会议期间,江阴钢厂负责同志主动向荣先生介绍企业面临的困难,展示发展的优势,畅谈创业的愿景,当时适逢荣先生为支持家乡的地方经济建设,拟在无锡地区合资合作。荣先生对“江阴人”的坦诚、赤诚和真诚感到惊奇,他当即表示在适当时候,前来江阴考察。果不其然,这年8月的一天,荣先生亲率20余人的考察团莅临江阴钢厂。在40度高温的车间,他看到全体厂级领导身着工作服,头带安全帽,与一线操作工一起奋战在现场,人人汗水湿透衣背……这一幕让荣先生十分敬佩,这不就是此次江阴之行诚心考察、诚信考量的最好注释吗?有这样的创业意志、敬业精神、职业素养的团队,作为伙伴,何愁合作不成!就是这一次深度考察,荣先生终于拍板签署第一期合作投资项目,中信公司出资1647万美元,用于连铸连轧项目的技术改造。在合作的过程中,江阴方在“诚”字上大做文章:股权设置上让人,经营管理上让权,权益分配上让利。这“三让”,让荣先生坚定了长期合作、广泛合作的决心。紧接着的这年年底,又斥资20亿元人民币,上70万吨特钢项目;这个特大型项目于1995年9月建成投产。从此,兴澄特钢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一跃成为行业巨子,合作双方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许多年后,当兴澄人回忆这段经历时,总是异口同声:荣老板第一次与江阴人合作是“试”,江阴人让荣老板第一笔投资靠“诚”。

  尽管兴澄特钢在产品结构调整和产能规模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一度存在市场和客户对产品的认可问题。特别是在中国钢铁行业群雄割据、国际钢铁产品市场纷争的大环境下,作为“新面孔”的兴澄特钢,不可避免地遭到一些大客户的冷遇。对此,兴澄特钢并不气馁,而是从抓产品质量着手,主动与客户建立以诚相交、质量互信的特供关系,改变买卖双方固有格局,改善市场环境,由被动“挨冷”,转为主动“供热”,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很快打开局面,特钢产品在国际市场知名度与日俱增,美国卡特比勒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瑞典SKF、德国FAG等大客户纷至沓来,并成为金牌客户。

  在实践产品质量诚信的同时,兴澄特钢还抓服务诚信,把激烈的市场竞争,演绎成充满温情的友谊对弈。2005年底,兴澄特钢参加中国一汽集团特钢材采购会,在国内同行竞相压价的围攻中流标。对此,兴澄特钢坦然以对。2006年春,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原中标企业不能兑现合同,而使一汽集团陷入生产“原料荒”。当他们派员来到兴澄请求“雪中送炭”时,时任总经理的俞亚鹏先生当即表态:全力支持,并以当初投标价格优惠特供。尽管这一“优惠特供”,兴澄特钢少收入上千万元,但赢得了一汽集团的高度信赖,兴澄因此而成为一汽集团最大的优特钢供应商。此事在行业内还被传为佳话,使兴澄企业美誉度大大提升。

  目前,兴澄特钢在国内14个省设有销售分公司,在美国、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设立销售代表处,营销网络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客户之花开满世界。

  “育智引智”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

  作为特大型企业,兴澄特钢十分注重人才和员工队伍建设,把人才和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智力支撑点和原动力,用诚信构建人才高地,让人才在创业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用诚信凝聚员工人心,让员工在创业中共享发展成果。

  引进一个特殊人才,“激活”一个产业。兴澄特钢线材分公司经理王亚华就是这样的特殊人才。王亚华原来是淮阴钢厂的销售副总,2005年底被兴澄特钢诚意引进。7年多来,他将自己营销方面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至,兴澄特钢原先一直“温吞水”般的线材产业被“搅动”了。以帘线钢为主的高速线材产品紧盯市场不断推陈出新,研制出“最细”的特钢产品—SC92A帘线钢,该产品可拉拔至0.12毫米,被誉为金属制品“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兴澄已经成为贝卡尔特和米其林的指定供应商,贝卡尔特在中国大陆12家企业有7家企业由兴澄特钢特供帘线钢,米其林更是90%的帘线钢由兴澄特钢特供。

  王亚华只是兴澄特钢人才强企的一个缩影。“兴澄生产的是高精尖的特钢产品,而人才好比千锤百炼让特钢熠熠生辉的炼钢炉。”兴澄特钢人力资源部部长周月林称。兴澄特钢营造的是一种“人人都能成才”的氛围,从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到操作技能员工,只要你努力,就能登上成才的舞台。

  钢铁产业是传统产业,但兴澄特钢却依靠科技型领军人才,点“钢”成“金”,创造了国内特钢行业的一个个传奇。连铸大圆管坯作为替代钢锭的一种新型原材料,广受风电行业制造商欢迎,但国内外都没有成熟的工艺和设备。2004年,许晓红,这位在兴澄有着首席炼钢专家称号的拔尖人才,在得到时任兴澄特钢副总的张文基的支持下,带领研发团队在实验室里整整两个半月的热模拟试验,利用循环反测、工艺预推等方法,首创当时世界上“最粗”的特钢产品——600毫米合金钢连铸圆坯。时隔数年,这项纪录再次被许晓红的团队刷新——直径700毫米、800毫米、900毫米、1000毫米的合金钢连铸圆坯相继研发并投放市场,令世界各国专家、行家刮目。之后不久,许晓红和他的团队又成功开发了P91这一高难度的高压锅炉用高合金连铸大圆管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现任兴澄特钢公司党委书记张文基坦言,“人才,给兴澄特钢注入了自主创新的不竭动力。”

  “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兴澄特钢把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作为最好的投资。每年,公司的一号文件既不是经营生产计划,也不是技术改造计划,而是年度培训教育计划。公司建立了阶梯式的人才培训体系,给予员工个性化的培训福利。规定全体管理人员和生产车间一线员工,全年必须分别参加100小时和80小时的专业知识培训。还设立“奖学金”激励员工拿证、升级、获奖。这一举措深得广大员工的欢迎。炉长陆林只有初中文化,通过参加培训,他把自己的实操经验不断总结,并被公司命名为“陆林操作法”加以推广。为进一步培养这位“普通员工”,公司又选派他赴炼钢高级技工班和德国巴顿钢厂培训。现在,陆林已成为兴澄特钢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之一。他深有感触地说:“公司把我当个宝,我要实心实意把工作干好。”

  对外,兴澄特钢一方面与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院校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等高技能人才,与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技术学院进行委培合作,联合培养炼钢、轧钢专业技能人才。还外派优秀员工赴德国巴顿、日本住友小仓、武钢、马钢、韶钢等国内外行业单位接受培训。对内,公司出台各项奖励政策,支持员工进行与职业发展、技能提高相关的自主学习。参加硕士、博士进修学习,与公司签订培训协议考核达标的员工,给予报支学费及一次性奖励5000—30000元;取得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并在生产技术一线岗位的,一次性奖励2000—10000元。为了给技术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研发平台,兴澄特钢还花重金打造了占地10000平方米的特钢研究院,引进高档次、高精密仪器设备200余台。目前已经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认可实验室,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持或参与起草修订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

  通过实施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工程,兴澄特钢初步形成了以钢铁冶金工艺和金属材料为主的专家群体和多层次人才结构,为兴澄的自主创新打下了人才的基础。目前,公司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员工达到3539名,其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51名,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工175名,聘请国外专家15名,国内专家30名。企业先后承担了“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863计划”项目,倡导、主持和参与起草并修订完成了5个国家技术标准,先后获得的创新成果有:国家级新产品10项,省高新技术产品26项,承担国家、省级攻关火炬计划项目16项,40个新品获省级鉴定,拥有和获受理国家级专利技术102项。正如兴澄特钢现任总经理钱刚先生所说:正是这一大批技术骨干,奏响了兴澄特钢科技创新的进行曲,推动了兴澄特钢转型发展的巨大成功。

  创新为上精细管理拓市场

  今年上半年钢市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市场行情,再次考验了兴澄特钢科技创新能力及精细管理水平。

  二、三月份是今年的一个“小阳春”,四月份开始,市场急剧下滑,困难重重。兴澄特钢依靠多年培育的重点品种,实现了总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不俗业绩,有力地保证了所有轧线满负荷生产。特别是围绕油田钻具用钢、高标准轴承钢等传统品种的市场占有率,组织开展了“市场保卫战”,做到了客户一个不丢,市场一点不让。作为今年最突出亮点,汽车用钢开始进入了丰收期逆势增长,上半年汽车用钢销售量同比增长9.58%。中厚板方面虽然起步晚,无品牌优势,被很多硬性门槛拒之门外,但特板事业部知难而进,制定了57家重点客户“攻坚计划”,以行业领军企业为突破,紧盯重大工程、国家大项目,成功中标了“西门子”风电板项目。公司并充分利用中信集团的协同效应,目前已经与57家重点客户中的39家建立了稳固的供需关系。通过多场“战役”的开展,“兴澄”棒线材在特钢领域的领先优势持续显现,中厚板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今年1-10月份,兴澄特钢的传统优势品种效益呈现逆势增长态势,高档线材、高档汽车用钢、高档轴承钢的销售量均比去年有显著增长。

  兴澄公司把市场的需求作为新产品的开发方向,制定了梯队波浪式的开发模式,要求做到开发一批、成熟一批、收获一批。今年1-10月份累计开发新品种313个,特别可喜的是:高标准轴承钢氧含量稳定在4.97ppm,今年还达到了创记录的4.73ppm,高频探伤合格率100%,采用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及中间包加热等先进工艺,高标准轴承钢的产销量稳居国内市场冠军的宝座。特种钢板发挥装备特色和技术优势,超厚大单重钢板的厚度突破500mm,高强度耐磨钢厚度下延至5mm,填补国内空白。高级别管线钢长期批量供应石油系统,今年取得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一级供应商资质。高端容器板已获得上电集团、抚机、兰石、中油七建的认可,高强耐磨钢已经成为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中集集团、卡特彼勒等行业龙头用户的合格供应商资质,并开始稳定供货。特种超薄耐磨钢、高强钢、齿条钢以及厚度115mm的耐腐蚀等特色钢板均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保证市场的拓展和稳步增长。由此,兴澄特钢多年苦心营造的高端精品特殊钢的产销优势已经显现,向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钢企业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今年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严峻形势下,兴澄特钢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低成本活动。“低成本”战略是公司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有成本低,利润空间才会大”是经济学的守恒定律,兴澄的“低成本”没有牺牲质量和品牌,而是通过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经营来达到了降本要求。

  铁系统在保证炉矿稳定顺行的基础上,以经济炼铁为中心,紧盯市场,灵活配矿,通过“工艺优化攻关小组”和“配矿工作小组”,加强与国内同类高炉对标,上半年先后到南钢、唐钢、莱钢、天津荣程等企业对标,寻找差距,通过眼睛向内持续挖潜,固体燃耗、焦比明显下降,焦丁比提高,炼铁事业部合计降低可变成本1800万元。

  炼钢系统通过工艺的优化,在保质量的前提下创新工艺,通过结晶器喂丝及奥镁纯净钢中间包新技术的应用,钢水纯净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轧钢系统以提高轧制水平,改善钢材质量为目标,成材率、命中率都有所提高。二分厂轧钢采用“无水锯切”和“控轧控冷”等工艺,棒材成材率稳定在96%以上,中厚板成材率大于90%,命中率超过了94%,一次检验合格率大于95%,整客户交付率大于93%。

  在新的考验面前,兴澄管理及创新工作迈开了新步伐。今年3月份全公司正式拉开了推进卓越绩效管理的序幕,按计划开展了8个培训班,累计培训900多人次,目前已经通过自评并申报全国质量奖。卓越绩效的推行,结合干部、员工业绩报告单,公司岗位职责、管理流程得到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方面,通过广泛发动,利用《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的正激励,上半年创新项目立项260个,奖励50.5万元,6月份开展的微创新活动,完成了511个创新建议的评审,全公司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梦。对兴澄特钢来说,打造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钢企业就是“兴澄梦”。如何实现兴澄梦”呢?

  兴澄特钢总经理钱刚如是说——

  “大力强化特钢强国战略思维,深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实力。今年6月19日,在美国纽约举行了第28届钢铁成功战略会议,韩国浦项制铁公司连续第六次当选全球最具竞争力钢铁公司,俄罗斯谢韦尔钢铁公司(Severstal)和美国钢铁巨头纽柯(Nucor)公司分列第二、三名。这就为我们兴澄特钢学习赶超确定了目标。最近,中特集团聘请了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已经开始入驻兴澄,正在对兴澄的竞争力指标进行全面诊断,主要从技术指标、装备工艺、创新技术、资本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全方位与国内外先进同行企业进行对标分析。我们必须瞄准韩国浦项、新日铁、铁姆肯等世界特钢列强,逐项找出差距、缩小差距直至超越。

  继续弘扬兴澄特钢业已形成的企业精神,为企业新的战略发展凝聚更大动力。兴澄特钢是全国钢特行业的一面旗帜,艰苦奋斗、诚信经营、改革创新、励精图治,是凝聚了我们几代兴澄人的智慧和汗水才形成的宝贵传统和精神财富。过去依靠这种精神我们一路披靡,今后我们还将依靠这种精神众志成城、奋勇前行!

  让我们牢记历史,弘扬传统,面向未来,不断创造新的成功,早日建成千亿级特钢产业集群及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钢企业,为中国建设成为钢铁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以无愧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先辈和我们的使命及责任!”